藝術家出版社叢書介紹
p.136一一一回前頁  

書名: 《 藝術家雜誌2010年12月號 》

藝術與日常感專輯
永遠的他鄉─北美館高更特展
◎策畫/《藝術家》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藝術家雜誌社
◎ISSN/10164170
◎尺寸/24×17 (cm)
◎繁體中文/平裝/橫排
◎定價/NT$180

《編輯留言版》

日常生活的詩學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永遠的他鄉——高更」特展,自11月27日至2011年2月20日,展出高更及受高更啟發與影響的十六位阿凡橋派與那比派的藝術家作品,是台灣首次策畫「後印象派主義」之代表人物之一的展覽,本期雜誌也刊登部分展出作品。
此外,高更以鬆散的結構寫就的自傳式文錄《此前以後》(1903)是本特別的著作,高更在書中寫道:「這不是一本書,我也不是作家。我希望能夠以作畫的方式來寫作——也就是,依著我的愛好,追隨月亮,然後久久之後才訂出標題。」在這本著作中,高更拒絕使用一般的寫作方式,而是集結了眾多軼事以及回憶文字,不斷地提醒讀者「這不是一本書」,《藝術家》雜誌特別透過琳達.果達的文章,進一步認識高更的藝術創作。
日常生活中有時會有「突如其來的覺醒」此種莊嚴的瞬間到來,本期名家傑作介紹的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1891-1980)經常為了再現、捕捉這種日常中莊嚴的光輝及香氣,而顯現出熱切、叛逆、強而有力卻又纖細的獨特氣質。他是著名的《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作者,也是20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891年出生於紐約的亨利.米勒,對性愛有許多赤裸裸的描寫,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影響。除了文學上的盛名,藝術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詣;卅七歲左右時開始畫水彩,一生留下了數千件作品。其畫面強調紅與藍的美感,使用鮮豔強烈的色彩,相互調和地納入畫面中。
亨利.米勒的生涯就像是對繪畫技術的叛逆一樣,作品彌漫著對於死亡世界的警告以及對生命的讚美。對他而言,文明意味著死亡,然而相對於這樣充斥著死亡的世界,亨利.米勒其實是讚揚生命的;無論在文學和繪畫領域,皆真摯地表現自我。
日常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總稱,12月專輯「藝術與日常感」著眼於當代藝術有許多觀照日常生活經驗,而「日常生活物件的使用與當代藝術現成物的概念」也產生屬於我們時代美學的創作實踐。藝術像是種極精巧的工具,在這被日常生活籠罩的生命存在樣態中施展奇異戰力;例如對生活內容的各種「操作」,成為獨特的生命檔案。而某些人類學式的標本採集創作手法,也變成藝術家私敘事的書寫,甚至是自我治療的模式。
這諸種藝術與日常的對話模式,不是去逼近某種與日常生活理論架構之貼合,而是直接關乎生命的日常生活樣貌,以及展現各種藝術回應形態。

書名:《互動設計概論

◆葉謹睿
◆192頁/全彩平裝/17×23cm
◆定價380元

互動設計是一門跨領域的專業訓練,在國內外正受到重視,本書為台灣的「軟實力」發展提供互動設計完整的觀念與做法,使讀者能夠理解與釐清此專業的知識與應用,它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工具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所長  李來春

一本感受深刻、資訊豐富且兼顧閱讀樂趣的互動設計寶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曹筱玥

許素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
邱誌勇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李來春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曹筱玥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林珮淳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所)專任教授
聯合推薦

在今日,數位早已不是新聞,而是一種常態。因此,從事藝術和設計工作的朋友,必須放棄在科技層面鑽牛角尖的叛逆和喧譁,重新回到人的層面做思考,這就是後數位時代(Post-digital Age)的概念。互動設計之所以會在近幾年受到重視,就是因為它超越技術性,以人的需求和經驗為中心考量,創造出科技與人類之間完美的連結。它的重點,並不在於追求最新的科技、也不是在於如何去創造美觀的構圖,而是運用智慧來讓科技真正去服務人類的一種創造過程。

本書作者葉謹睿,於2001年起投身互動設計的教育工作,現任教於紐約州 FIT 設計學院與普瑞特藝術學院,教授互動設計及數位藝術相關課程。在本書的三章十五小節之中,作者刻意脫去了學術用語的艱澀,以生動活潑的文字,完成了第一本由國內學者執筆的互動設計專書,為國內的數位藝術及設計之相關研究,提出了深入淺出的論述。

書名:《錄像藝術啟示錄

◆陳永賢
◆224頁/全彩平裝/17×23cm
◆定價380元

石昌杰(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主任)
王俊傑(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
黃心健(天工開物故事巢公司創意總監)
姚瑞中(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胡朝聖(獨立策展人、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
——聯合推薦

追溯錄像藝術的起源、發展、風格與類型,介紹當今具代表性的十位國際錄像藝術家
深入淺出、圖文對照,為中文讀者了解錄像藝術發展之最佳途徑。

錄像藝術從1960年代至今,因拍攝器材的生產,使錄像媒材很快地被藝術家認定是有意義的工具,且逐漸融入他們的獨立影像創作。歷經數十年的錄像藝術,即是生活與科技的一體兩面,早期創作從跨越電視媒材到實驗性的嘗試,陸續開發出與身體、觀念、紀錄、電影、電腦、互動、裝置等相互結合的概念,讓它從多元藝術流派中冒出新芽而茁壯。錄像藝術在科技不斷創新、人文觀念輾轉革新的環境中,使它在當代藝術的座標中,逐漸佔據重要地位。

《錄像藝術啟示錄》從錄像藝術的發展歷史、創作風格與類型分析為基礎,繼而敘及當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藝術家,包括白南準(Nam June Paik)、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蓋瑞‧希爾(Gary Hill)、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席琳‧奈沙特(Shirin Neshat)、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山姆‧泰勒-伍德(Sam Taylor-Wood)、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史密斯和史都華德(Smith/Stewart)、克里斯‧康寧漢(Chris Cunningham)等人的創作與觀念。本書從錄像藝術之父到錄像藝術大師菁華,串連這些深具指標意義的創作內涵與精神啟示,進而詮釋科技時代的藝術風格。本書榮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書名:《油畫修復的技法與思考

◆李福長
◆200頁/全彩平裝/21×29cm
◆定價480元

蒙娜麗莎的微笑何以永遠不墜?
本書舉中西名畫為例,詳述方法、步驟與概念
從中西油畫修復觀念的異同中,揭示油畫修復的奧祕與訣竅。

在美術館裡瀏覽世界名畫的我們,可能很少想過:一張油畫歷經歲月風霜與幾度易手,為何色彩不見消褪,筆觸不會淡化,仍能以完好如初的模樣出現在人們眼前?

油畫修復不只是將蒙塵的畫面清理乾淨即可,也不是將破損處逐一補全就算數。在本書中,它是一種尤其需要「瞻前顧後」的複雜工作:工作開始前,它必須追溯油畫創作當時的情況,參照畫作保存的歷史;工作進行時,它必須顧及未來修復的需要,預作因應措施。除了調查畫作狀況,擬定修復計畫,並膽大心細地按步執行外,必要時,修復師還須自行製作工具、調製洗劑,甚至走出戶外勘查實景;這還不提古今中外油畫的創作與修復方式不同,以及在大型美術館之外,私人客戶對自藏油畫修復的個人要求,為每回修復工作帶來的難題。

本書觸及油畫修復工作的各種概念與方法,並舉出數張油畫修復實例以為說明,為有意從事油畫修復的人提供了實用的步驟解析,也為我們揭開了蒙娜麗莎的微笑永遠不墜的部分祕密。

出版者︰ 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7號6樓

郵政劃撥:0104479-8 戶名:藝術家雜誌社

電話:(02)23886715~3 信用卡傳真︰(02)23317096 E-mail︰ artvenue@seed.net.tw
藝術家出版社叢書介紹
藝術家出版社每月新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