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出版社叢書介紹
p. 36  


書名: 《蓮華接翠觀音寺》

The Buddhist Statues and Mural Paintings of Guanyin Temple in Xinjin, Sichuan

◆文/林保堯、蘇浙生

◆圖/馬元浩

◆精裝/208頁/大25開

◆定價600元

《蓮華接翠觀音寺》是由兩岸學者共同撰文,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學士掌鏡的佛教藝術攝影文集。作者深入位於翠深靄濃之中的四

川新津觀音寺,拍攝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計畫的寺內佛教文物,包括其觀音殿的觀音三大士像與五百大小羅漢像,毗盧殿的十

二圓覺菩薩、二十四諸天與十三個供養人像壁畫,細膩捕捉它們豐潤柔和的線條、鮮活生動的造型與富含意蘊的雕塑與描繪技巧,使

讀者透過近三百張攝影照片與文字介紹,感染古代佛教藝術歷經滄桑而尤顯勁道的力量。

現任海南島博鼇東方文化苑任荷花館館長、曾舉辦多次佛像攝影展覽的攝影作者馬元浩,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雙林寺彩塑佛像》後

,在本書中以更顯渾熟的攝影技巧,將新津寺佛像與壁畫的藝術透過鏡頭帶至世界眼前。

書名:《美術館的魅力》

The Charms of Museums: Museum Education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黃鈺琴/著

◆平裝/168頁/17×23cm

◆定價280元

美術博物館的設立,象徵著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高低;台灣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之下,如今已設有近四百家的博物館,每年吸引著眾多

不同年齡層、不同身分行業的觀眾前往參觀,成為國民接受終身教育的廣大「社會學校」。如果美術館(博物館)這個場域經營得好

,不僅能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彌補學校、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時也可造就文化產質,以達到經濟效益,是潛藏「內涵與營利」的一種

行業。像法國的羅浮宮、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都是收藏豐富及展出吸引人而聞名於世的美術博物館範例。

歷史上,從博物館初始對民眾開放、導覽員協助觀眾理解展示物件,到美術館為社會做更多「解開神祕」的服務,如今已經獲得更多

民眾對藝術的理解及對美術館的支持。而一個國家當國民教育程度提升與休閒時間增加時,美術博物館就更被假設成在人民生活中的

地位越加的重要。

本書作者以擔任推廣組組長多年來的實務經驗與視野,以靜水流深的方式紀錄、整理、反芻國內外多宗案例,試圖從「美術館教育的

意義」、「美術館教育的發展」、「美術館的觀眾」、「美術館教育的傳統與新傳統」、「變異中的展示環境與觀眾」五個層面建立

美術館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並配上彩色圖片輔助說明,為台灣當代的美術館應如何實踐「分享人類豐富心靈與進步知識精采的資源

」此一責任,進而重建/創造美術館的魅力,提出深刻有力的闡述。

書名:《帶你逛紐約無牆美術館》

A Highlight Tour of Public Art in New York

◆何春寰/著

◆160頁/17×23cm

◆定價380元

紐約,在911之前,她是個既夢幻又寫實的超級現代大都會;911之後,因為平添了一股重大災難事件發生地的歷史感,在眩麗的外表

之下又增加了一抹滄桑。似乎活為一個現代人,一生之中如果沒有到過紐約一遊,總會覺得是憾事一樁。

透過各種資訊傳播,眾所周知的「大蘋果」給人一慣的印象,通常是:金融商業重鎮、流行時尚之都、文化藝術據點;紐約不但高樓

矗立、人口擁擠、寸土寸金;又集合有世界一流的美術館、音樂廳及百老匯劇場等於一身,成為舉世公認的視覺與表演藝術的中心。

而在這個都市中,有一項不可忽視的精采展現,那就是「公共藝術」的生發,它讓紐約更多了一層令人驚豔的理由。

旅居紐約多時的作者何春寰覺得:在紐約步行,有其必要。因為發達的公共交通體系,抒解了紐約的擁擠,而著名的棋盤式街道格局

,將曼哈頓格畫出整齊的都市街道景觀,無數的公共空間與商業大樓充滿著與步行者對話的公共藝術。因此,本書挑選之作品都位於

地鐵可達之處,或行人在紐約大街小巷穿梭之際,經常路過的地點。

欣賞什麼樣的藝術不收門票、不清場,觀眾可以來去自如?而且幾乎24小時開放?而紐約的「公共藝術」就扮演著這種親切的角色。

它反映著多元性社會特質、除了是社區自我表達、形象塑造的管道與地標的角色,也為紐約人與來自全世界的訪客,提供了在傳統美

術館、畫廊等藝術展示空間之外,另一種頗具份量的藝術欣賞場域。

本書將紐約市的公共藝術,按照分布地點劃分為幾個區塊,再依序介紹每一區塊中的重要作品。開始從甘迺迪國際機場切入,進到中

城、上東城、上西城、下城、皇后區,最後於布魯克林區壯麗公園野生動物中心結束。每一件作品並附註作者、名稱、年代、材質與

搭乘地鐵路線,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親自拜訪。

書名:《楊英風全集第四卷》

◆蕭瓊瑞/總主編

◆精裝/432頁/大八開

◆定價1800元

《楊英風全集第四卷》包括楊英風一生所創作的美術設計、插畫、漫畫等作品多達一千餘幅。楊英風於1951∼1961年在《豐年》雜誌

擔任美術編輯期間,創作的封面設計、標誌設計、漫畫、插畫等數量眾多,尤以漫畫「闊嘴仔與阿花仔」系列最受歡迎,反映50年代

台灣農民生活情景。本卷所蒐集作品,堪稱楊英風一生關於美術設計類的專著,提供研究者及讀者欣賞研究楊英風創作的多元與豐富

性。

至在藝網首頁  
出版者︰ 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7號6樓

郵政劃撥:0104479-8 戶名:藝術家雜誌社

電話:(02)23886715∼3 信用卡傳真︰(02)23317096 E-mail︰ artvenue@seed.net.tw

藝術家出版社叢書介紹
 
藝術家出版社每月新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