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出版社叢書介紹
p. 38  


書名: 《 一起發現藝術:新式多元智能藝術教學法 》

Let’s Discover Art Together

◆曾惠青/著

◆144頁/17×23cm

◆定價280元

在強調開發右腦的各式教學法爭相出線的今天,一本以藝術教學為主題的書籍能夠開發什麼引人入勝的新路數?《一起發現藝術:新

式多元智能藝術教學法》的作者在序中自敘,本書是一本強調感官聯結、注重個人思考的新式藝術教學書,它的新意表現在左腦與右

腦、感官與思考、抽象與具象不偏廢的平衡開發上。此種對左右腦平衡的注重,為它在一片開發右腦的聲浪中闢出一條整合路線,使

得藝術教育藉由左腦與右腦的連線,不僅為兒童和初接觸藝術的成人引入藝術思維,亦拓寬成為「人格養成教育」的開端。

本書作者曾於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藝術同遊」機構(Doing Art Together, DAT)與紐約多所小學任教。在本書中,她以多年來的

教學經驗為基礎,以藝術教育工作者為對象,左手拋出符合當代的藝術教學概念,右手設計十多個創意練習課程,且強調適用於所

有年齡的學生,希望透過不分齡的完整藝術教學法,讓大人和小孩一起想像一個左右腦不分家的世界。

書名:《 時裝史 》

History of Fashion

◆王受之/著

◆平裝/344頁/16開

◆定價680元

時裝這個名詞,在英語中是「Fashion」,它又是「時髦」、「流行」的意思。時裝和流行、時髦有密切關係。時裝的核心就是不斷地

變化,變化的本質,也就是時裝和成衣、服裝之間的區別。進入時裝時代,首先要有品牌意識和流行風格意識。

時裝起源於1905年前後,現代意義上的時裝,真正地成為設計師可以駕馭的創造和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使時裝成為國際性的大產業,

是1960年代之後的事情。品牌的作用是推動流行,一旦成為流行就可批量生產,創造利潤。由於這個觀念的改變,時裝設計師和市場

人員、廣告人密切配合,也和新聞媒體配合,製造流行,時裝因此進入以國際市場營銷為中心,以樹立和推廣品牌為核心的活動。

《時裝史》這本書,編著者美國加州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教授王受之,詳細敘述一百年來時裝發展的趨勢,從1904年時裝源起

,介紹了推動時裝品牌創始人法國的英國服裝設計師查爾斯.佛列德里克.沃斯、法國設計師布瓦列特參照東方和古典歐洲風格服裝

而設計出反緊身的新女裝、1910年代身體解放的時裝、1920至29年華麗年代出現的世界第一位時裝設計師香奈爾、30年代出現典雅風

格時裝、40年代的世界大戰前後的時裝面貌、50年代克莉絲汀.迪奧、紀梵希、費勞德、范倫鐵諾等品牌輩出的時裝設計黃金時代、

搖晃的60年代形成的現代意義時裝──聖羅蘭、皮爾卡登、拉格菲爾德、姬龍雪等品牌、70年代反時裝運動時期出現的穆格勒、蒙塔

耶、高提耶、高田賢三、三宅一生等設計名家、90年代呈現國際化和多元化的時裝、展望時裝的未來,並介紹英國、義大利和美國時

裝設計,站在21世紀開端,回顧一百年時裝發展歷程,及眾多設計師和著名時裝品牌的風格。

書名:《 李螢儒近作︰書畫•篆刻 》

Recent Painting,Calligraphy and Seals by LEE YI-LUNG

◆李螢儒/著

◆136頁/23×30cm

◆定價800元

李螢儒作畫的題材內涵主要以山水為主,筆墨描繪來自於中國書畫傳統的陶冶,但是卻與古人及師承有很大的區隔。其山水造境多是

來自於現實生活之所見,且為臺灣各處之景觀;由山區、平原到海岸,亦由鄉村、近郊至公園。他屏除了傳統山水中有關詩意與文學

意涵的元素,而強化了視覺意象的筆墨表徵,同時著重於臺灣地理氣候,以及景觀物狀形象的真實描寫。觀其畫作,頗有新穎之感,

他從現實取景,布局鮮少留白,高彩度用色等作為都屢見創新;描寫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氣候光照,其皴法、敷色亦變化多端。

李螢儒畫作之所以顯出自我風格,在於他能掌握各種元素,透過個人的內化,而得到融合統一。他可以運用傳統技法畫出時代氛圍,

用細膩筆觸畫出壯闊格局,用鮮明色彩畫出淡雅氣韻。這些特質不僅形成他的畫風,也相同呈現於書法和篆刻作品裡。

書名:《 鶯歌陶瓷深度之旅 》

◆陳俊雄、陳庭宣、蘇世德等/著

◆平裝/160頁/25開

◆定價280元

鶯歌,這座充滿著歷史文化與人情味的城鎮,因陶瓷而興盛,也因陶瓷而聞名。從早期粗陶甕罐的燒製,到今日發展成囊括六大陶瓷

品類的生產,鶯歌已躍升為臺灣陶瓷重鎮,也是世界陶瓷之都。而全國首座陶瓷博物館——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自2000年11月

26日開館之後,致力於連結鶯歌過去輝煌的成績,與今日持續努力的窯廠與工作者,共同推廣鶯歌陶瓷與活絡觀光產業的發展,讓鶯

歌陶瓷文化邁向新的紀元。

為了讓民眾能輕鬆了解鶯歌的歷史、文化,以及觀光資訊,鶯歌陶瓷博物館和藝術家出版社合作出版本書,希望讓更多想探訪鶯歌、

遊玩鶯歌的人,有一本資訊豐富又輕鬆的文化旅遊書。本書分成「認識鶯歌」與「迫?鶯歌」兩大篇,在「認識鶯歌」篇章中,你將

可以了解鶯歌城鄉的發展,以及鶯歌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與今日的成果;「迫?鶯歌」篇章中,將深入淺出地介紹鶯歌的文化史蹟與

自然景觀,也介紹鶯歌陶瓷陶博館的空間與活動,當然最重要的是為您介紹鶯歌鎮上精采的賞陶、買陶、玩陶、特色餐飲等資訊,一

步步帶您進入探索鶯歌陶瓷的美麗天地。

書名:《 藝術批評學 》

The Philosophy of Art Criticism

◆謝東山/著

◆平裝/296頁/19×26cm

◆定價380元

二十世紀的藝術批評已在概念上與歷史上皆投射出一清晰可辨的脈絡,但國內為藝術批評學提供完整整理的書籍仍為數甚微,身為當

代藝評家的作者謝東山在《藝術批評學》一書中,即以結合理論與實務為方向,試圖透過藝術批評史與藝評寫作方法的系統性梳理,

雙管齊下地為讀者提供在國內仍屬少有的藝術批評學概述。在理論整理上,作者追溯藝術批評一詞的起源,從批評的本質、功能、標

準與方法逐一檢視叢集於「藝術批評」旗幟下的概念,詳述藝術批評如何由美學的隸屬角色出發,歷經語言學、社會學、哲學、人類

學,甚至自然科學等跨領域學科的混血,而在二十世紀茁生為眾家理論的景況,同時循溯古典時期以來的代表性藝術學者及其藝術觀

。在實務步驟上,作者除依序條列批評寫作的原則與程序外,亦探視藝評家的個人文化修養與品德和其評論之間的幽微關係。書末的

藝術批評常用術語與批評學者索引,則為讀者提供循索內文的指引。

作為對藝術作品的「描述、詮釋、評價與理論化」(Morris Weitz),藝術批評以來自不同學科、方法與身分認同等各種觀點的引入

,讀入/讀出作品縱橫深闊的層次。而透過對於形成這些層次的概念與準則的逐一細述,《藝術批評學》試圖為台灣的藝術批評與理

論紮下根基,並投射出日後一系統性藝術批評制度建構的可能。

至在藝網首頁
出版者︰ 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7號6樓

郵政劃撥:0104479-8 戶名:藝術家雜誌社

電話:(02)23886715∼3 信用卡傳真︰(02)23317096 E-mail︰ artvenue@seed.net.tw

藝術家出版社叢書介紹
藝術家出版社每月新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