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美術史摘記 - 現代篇】 【探索現代藝術】 盧天炎



第4講:生命的悸動 - 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後印象主義 荷蘭 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西元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谷的作品,

如《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的藝術作品的行列。

他在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排名第十,次於第九偉大的17世紀畫家林布蘭。

1861年梵谷開始接受教育,在學習語言包括法語、德語及英語表現不錯,但在1868年3月中斷學業,

並在1869年7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商公司見習。經歷了短暫的工作生涯後,他成為傳教士,向貧困的採礦工人傳教。

直到大約27歲時,梵谷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兩千幅畫,

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谷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

梵谷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尤其在梵谷待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期間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

梵谷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奧,西奧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谷經濟資助,二人亦終生保持書信來往。

有種說法是梵谷生前出售的畫作《紅色葡萄園》也是由他的弟弟拜託友人購得。【維基百科】

● 「生命的悸動 --- 梵谷百年祭現場」一文是名藝文記者黃寶萍在1990年6月號 “ 藝術家雜誌 ” 中的報導文題。

梵谷是兩千多年以來西方藝術家裡幾位最具 “ 傳奇色彩 ” 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自傳曾非常懊惱著自我描繪技巧的拙劣,

但其極度自我主觀性的創作態度與觀念,正好契合廿世紀現代理性文明,在精神上紓解的需求;

雖然他最終還是未能緩和病情而選擇放棄且結束了自己,可是梵谷一生持續努力不懈過程的藝術,卻是真正地撫慰著、

感動著廣大愴傷心靈永久的反映。

 






1890年7月29日,梵谷畫下<麥田群鴉>,厚重的天空,沉鬱的下壓,黃金的麥田狂烈翻滾,一群烏鴉飛起,

彷彿能聽見淒厲的叫聲…..這是梵谷最後一件作品。

然後他對自己胸口開了一槍,那把槍是梵谷為了驅趕烏鴉,特別借來的。

死前,梵谷留給他弟弟西奧最後的話是:”別為我哭泣,我這麼做是為了大家。” 在一年前的五月八日,

梵谷住進了精神病院,他用繪畫來對抗幻覺,著名的<星空>就是這個時候的作品。西奧寫信來,催他快出院,

因為布魯塞爾有一個新銳畫展,他們要西奧把梵谷的畫送過去。梵谷的信心,勇氣,熱情又恢復,意識也變為正常。

更讓梵谷驚喜的事發生了,他的<紅色田園>居然賣了400法郎,差不多是現在的2150台幣。

這是梵谷一生唯一賣掉的一張畫。

梵谷出院後,西奧拜託嘉舍醫生幫忙照顧他。梵谷見到醫生的第 二天,就為他畫了一張像。

"我希望畫一位藝術家的朋友,他滿懷理想,寬容待人,我希望畫進我個人的感覺和愛慕之心。我誇張他的金黃頭髮,

我不畫普通的牆壁,用強烈,豐厚,深沉的藍色塗出背景,使金黃色的頭髮如星星嵌在天空。"

梵谷長期受西奧接濟,他最後深怕拖累他的弟弟。他一直惦記他跟西奧借的五十法郎,現在的兩百二十塊台幣。

他決定一死,讓大家好過。

1978年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梵谷的<向日葵>拍出3989萬美金,12億台幣。

梵谷為嘉舍醫生畫的像,在1994年以8250萬美金賣出,25億台幣。這是有史以來油畫賣出最高的價錢!

http://ining510.pixnet.net/blog/post/205870633-7.29-梵谷的最後一件作品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1889 年 油彩•畫布,72 x 92 公分 現代美術館,紐約,美國

梵谷的線條充滿了強烈的力量,一筆線條緊接著一筆線條,猶如雕刻家的作品一樣強烈及清晰。

在這幅題名為《星夜》的畫中,畫面上的線條差不多一樣的粗細,一排排地列在山上,像從左邊向右迸進行,帶來動勢的感覺。

這些線條,除了房屋及高聳入雲的教堂外,都是這樣的,並且向後曲捲著,越捲越高。

畫面左邊的是插入天空的絲柏,伸向天際,象徵著梵谷患了精神病的孤獨的靈魂。

在畫面下方,聖雷米的街景,沈睡在深夜裡。畫面上方則是藍色的夜空,佔了畫面三分之二的位置,

看來有如太陽一般發出強烈光線的月亮,與閃爍的十一顆星星,浮現在夜空中,雲彩像漩渦。梵谷的星空,

不只是自然現象的形象化,而是他的幻想與意志的顯現。

梵谷所畫的月亮及星群都具有眩人的光彩閃耀在天空。他用極鮮艷的線條,使月亮及每一個星星旋轉著,連接著,

表示它們正在橫過銀河。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vangogh/vangogh-1889-2.htm







《自畫像》,繪於1889年,奧賽美術館藏品,為梵谷生前最後一幅自畫像。

● 畫友們可對照《麥田群鴉》作品,本件作品在色感的舖陳上已然呈現理性、內斂,

淺水藍主色只透過漩渦型筆法來標示自我一生創建的 “ 記號 ” ,可不再是那麼的剽悍與乖張。

令老盧較為意外的是衣著的灰水藍,梵谷在此刻意一改向來喜好的對比強烈色感,而趨向平衡、融合與妥協;

但自殺當場的《麥田群鴉》情緒卻完全失控,筆觸勢道只出不回,偏執心態一覽無遺,二件作品創作時間相距不到一年光景,

內心情緒波動竟如此劇烈無法減緩,實質已至崩潰境地。在日本經濟國際能量最為高漲的年份,

日本藏家因著自身文化共感而擁護支持梵谷精神力決斷的心意,無可抵擋。

 

 

 

畫歷 典藏 新作發表 藝評 碩士論文
西洋美術史摘記 影像 舊網頁 臉書 盧怡仲網 再藝網